微信公众号

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深化文廉融合 建设新时代“清廉常山”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4-12-10

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有“红嫂家乡”之称。近年来,该村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开展“文”“廉”有机结合,生动展现“沂蒙精神”,建设新时代“红心向党、清廉常山”。

创作小戏小剧,开展沉浸式廉洁教育。注重深挖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以沂蒙根据地真实发生的革命故事为原型,以情景剧这一艺术形式对话历史,创作了《一碗米粥》《跟着共产党走》《识字班》等7部红色廉洁教育情景短剧。《一碗米粥》讲述了陈毅元帅宁愿忍受胃病复发的疼痛,也不肯破例占用伤病员的大米的故事,《跟着共产党走》全景还原了歌曲诞生过程,展现“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的革命精神。同时,创新打造沉浸式廉洁教育体验,情景短剧在没有灯光舞台、真实还原革命战争时期情境的农家小院演出,让红色廉洁故事更加亲切、可感,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沉浸式”悟“廉意”。

建设文化阵地,弘扬传承红色家风。发挥廉洁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坚持乡村振兴主阵地建设到哪里,文化阵地就跟进到哪里,常山庄村先后建设了清廉主题党群服务中心、清廉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并把家风家训建设作为崇廉养廉的重要手段,建成红色孝善文化一条街、家风家训馆和村史馆,与家家户户门前晒出来的家风家训相映成趣。在弘扬家风家训的基础上,常山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和村民“十不准”并结合普法宣传、村务公开、矛盾调解等机制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文化和德治春风化雨。

融入村民生活,激活村庄发展动能。坚持文廉旅融合发展,清廉效益和经济效益同频共振,马牧池乡依托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探索了一条“一区带四员”的发展路径。土地入社当社员,党支部成立红嫂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农民土地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景区务工当职员,我村有80余名村民在景区上班,干上了保安、保洁、讲解员、厨师等工作,人均增收2万余元。穿上戏服当演员,合作社下设群演服务部,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闲暇时间村民放下锄头,穿上戏服当群众演员,每年为剧组招募群众演员上万人次,合作社每人收取服务费5元,年可增收5万余元。售卖产品当店员,村民在景区周边开起了土特产店、农家乐等,村委引入“蒙山妈妈”、“汇鑫草编”等项目帮助村民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售卖农产品,全力建设新时代红心常山、幸福常山,为群众生活带来巨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