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纪委监委以“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为总抓手,发挥警示教育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全局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将警示教育贯穿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全过程,通过深挖案源、分类施教、精准滴灌,不断提高警示教育标准化常态化体系化建设水平。
完善机制,推动警示教育标准化。健全制度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推动警示教育从“零散开展”向“系统推进”转变。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工作办法》,深化“一案一清单、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总结、一案一警示、一案一建议、一案一评查”工作机制,把“一案一警示”作为以案促改“六个一”重要内容,细化典型案件警示教育标准流程,确保警示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建立警示教育协作机制,案件承办部门负责形成案件分析报告、忏悔录摘编等,宣传部统筹全过程留存关键环节和重要场景的视频资料,案管室、审理室提供数据支持和法纪审核,形成“查办—剖析—警示”闭环管理。深化案件资源运用,注重案件资源转化,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制作警示教育专题片、每年固定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等,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
深度融合,推动警示教育体系化。建立警示教育“资源库”,统筹考虑警示教育对象的岗位、行业、层级等差异,针对“关键少数”、年轻干部、农村干部、乡村振兴等违纪违法问题,分层分类拍摄《底线失守的代价》《被贪欲腐蚀的“算盘”》等警示片14部,形成类型丰富、动态更新的警示教育“资源库”。分层分类精准施教,组建“清风临沭”骨干宣讲团和“青廉新声”青年宣讲团,选取典型案例量身定制“个性化”廉政党课,各单位“按需点单”,实现“精准滴灌”。紧盯重要节日节点,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提升警示教育时效性。建强用好实体阵地,用好集作风教育、纪法教育、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的作风教育馆,在“看、听、警、思”中深化警示教育。
丰富形式,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创新教育载体,深挖“枪声就是命令”、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中的红色基因、纪律元素、廉洁印记,编排创作《枪声就是命令》《一卷票子》《红廉明镜》等小戏小剧6部,通过一部部艺术性、教育性、时代性相融合的文艺精品,让党员干部在接受文化浸润的同时,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延展教育方式,组织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人员及案发单位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让旁听席变为警钟长鸣的“现场”教育课堂。注重将警示教育向家庭延伸,通过组织干部家属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召开廉政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与家属相互监督提醒,筑牢思想防线。以案促改促治,在水利、公安、自然资源等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严重“四风”问题的单位召开案件警示剖析会。开展“以案四说”,通过“案例通报+纪法解读+情景再现”把处分决定“一张纸”变成警示教育“一堂课”,实现“查处一案、警醒一批、教育一片”的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