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早些年一家五口的吃穿全靠他打工支撑,生活过的相对拮据。虽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三爷爷总是隔三差五就要从集市上买些酒、肉犒劳一下自己,而且买来的肉从不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吃。
三奶奶和三个叔叔都说他没良心,没人性味。三爷爷还有一个习惯总是把买回来的肉悬挂在自家的梁上,而且为防止儿子偷吃肉挂的很高。儿子们经常问他问什么不给他们吃肉,他有一个一贯如一的回答:“我吃的肉是我自己靠汗水换来的,想吃肉靠自己的本事自己赚钱买”。就是父亲这句听起来让人感到“心寒”的回答,让三个儿子逐渐养成了“靠自己的奋斗、拼搏、打拼去生存,赢得幸福美好生活”的意识。
后来三个叔叔靠自己的努力,都考上了大学。有一年清明节三兄弟到父亲墓前扫墓,村里的一个放羊的老人恰好路过,看到祭祀的祭品全部都是素菜,便好奇地问三兄弟其中的缘由,三兄弟一致地回答是“父亲生前从不给我们吃肉,现在我们也不给他吃。”听罢后,老羊倌一脸的茫然,反问了三兄弟一句“如果你们的父亲当年如果真把肉给你们吃,你们能保证有你们今天的成就吗,孩子们你们还没有领会到你们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啊。”说罢老羊倌拂袖而去。
听罢老羊倌一番话,三人恍然大悟,他们觉得父亲虽然一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给家族留下了一个让家族世代受益的看不见的“传家宝”。我们不妨称之为“悬梁肉”吧。(莒南县 孙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