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强调深刻认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抓紧抓实抓好,更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在破除形式主义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中,党员干部要以更加严实的整改,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写实的调研,力戒“舌尖上的形式主义”“心尖上的形式主义”“脚尖上的形式主义”。
以严实的整改,力戒“舌尖上的形式主义”。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气象新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遏制和治理。但同时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就像“牛皮癣”,禁而未绝、改头换面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首先要求在检视问题时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更不能“口若悬河”“舌绽莲花”,坚决杜绝整改“走过场”、责任“挂空挡”、执行“打折扣”,把“查”和“改”贯通起来、“破”和“立”统一起来,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做到真刀真枪改、动真碰硬改,坚决杜绝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顽疾。
以务实的作风,力戒“心尖上的形式主义”。把“现场”变“秀场”、以“花样”当“干样”,“垒盆景”、“造架子”,一直是重点整治的形式主义,也是群众深恶痛绝的官僚之风。“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形式主义屡禁不绝,究其根源,仍是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实干精神和为民意识,将工作目标定为“领导满意”,却忽视了群众口碑,大搞面子工程所致。要从党性觉悟上找根源,坚持不懈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廉政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树立正确政绩观,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要从严督实导上下功夫,健全监督体系,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督查、网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畅通人民监督渠道,凝聚各方力量防治形式主义反弹回潮。
以写实的调研,力戒“脚尖上的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减”字是关键。减掉“虚假臃肿”的文风,精简“泛泛空谈”的会议,革除“处处留痕”的台账风,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让广大基层干部解放手脚,回归基层服务群众的本色,在一寸一寸丈量土地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在一户一户访民情中提升解决各种矛盾、化解各种风险的魄力。同时也要厘清“减”的限度和边界,认清“减”的是负担,而不是单纯的从“冗”到“零”,既要严格控制开会发文、监督检查的频次,又要在办会上提效率,发文上更规范,检查上重质量,提高调查研究的深度,注重实地考察、蹲点调研等,更好地摸实情、听真话、解难题,以重实干重实绩的“风向标”,激发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以过硬本领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