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 正文

郯城县马头镇:厚植千年古镇文化基因 解锁清廉村居建设密码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3-28

“刘之言出生在千里沂河第一镇的马头古镇,是中共鲁南第一支部的创始人,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刘之言坚定地说:‘就算是给我再多的大洋,也不会改变我心中的信仰’……”郯城县马头镇马东社区会议室的一节廉洁教育课堂上,授课老师以《大洋换不走的信仰》为题声情并茂地给社区干部群众们讲述革命先烈刘之言的廉洁故事。

位于郯城县马头镇的马东社区,以千年古镇文化为主体打造的清廉村居,正是郯城县因地制宜开展清廉郯城建设的一个缩影。

传播廉洁文化,最重要的是厚植本地廉洁基因。该地构建“廉+N”文化融合矩阵,打造廉洁文化价值转化示范区。培育红色廉洁教育体系,依托鲁南第一支部红色资源,构建“遗址展馆+沉浸课堂+文创产品”三维教育模式。通过改造革命旧址打造实景教学基地,使红色廉洁教育实现从静态展示到互动体验的转型升级;创新非遗廉洁表达方式,推动木雕、挂门笺等39项非遗项目设立“廉洁工坊”,开发廉洁挂门笺等文创产品,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新义。组建非遗廉洁剧团,编排郯马五大调《鹿乳奉亲》、柳琴戏《窦娥冤》,鲁南琴书《郯城美》、歌伴舞《第一粒扣子》等,为传统曲艺赋廉洁新词。

据悉,该镇还在推动清廉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文旅融合业态上下了不少功夫。打造廉洁文化价值链,培育“看得见、带得走、可持续”的廉洁文化产业。建设廉洁文化体验带,沿古镇主街打造“一里一廉景”沉浸式体验动线,打造过街青石牌坊、民宿集群、街巷改造等小微项目作为廉洁文化新地标,将廉洁诗词、廉洁标语、廉洁书画贯穿其中,让廉洁文化元素在群众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感、可触;培育廉洁文化新业态,吸引青年创客开发廉洁主题汉服、廉洁茶楼等新产品,依托鲁南特色小吃文化节、武术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组织上演廉洁小戏小剧《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等,吸引众多游客,带动旅游及配套服务业收入不断增加,实现廉洁文化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

为了将廉洁文化深入人心,马头镇还在原有村居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廉洁基因+现代治理”的空间更新模式,使古城焕发时代新生。创建廉洁文化微单元,在街巷改造中植入“廉洁记忆点”,南园村中心广场打造廉洁文化街心公园,将青石牌坊改造为廉洁誓言打卡点,民宿集群设置家风家训主题房,通过“针灸式”更新实现文化空间活化;构建廉洁教育场景链,将高家大院升级为“廉洁课堂”,在沂滨诗社设立廉洁诗词创作工坊、小吃街中心广场打造廉洁文化长廊,涵盖廉政诗词、廉政用典等内容,让群众置身其中潜移默化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

在推动廉洁教育向基层延伸、向实践转化方面,该地积极探索构建“教育+实践”双向驱动机制。强化示范引领教育,镇党委书记带头讲廉政党课3次,覆盖10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和2410余名党员;组织村“两委”成员开展廉洁承诺并对外公示,建立“承诺、践诺、评诺”全链条工作机制,接受群众监督。丰富实践活动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到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深化家庭助廉作用,举办家庭亲子廉洁文化活动,开展“廉洁家风”主题家风家训分享会等,增强家庭成员廉洁意识,培育“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家风文化。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有机统一,不断丰富清廉村居建设内涵,持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典型引领、强化监督、完善机制等举措一体发力、综合施策,积极打造‘廉试点’、筑牢‘廉防线’、夯实‘廉根基’、弘扬‘廉能量’,为乡村振兴绘就清廉底色。”马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