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河新区紧紧围绕“三资”清晰、权力清源、班子清廉、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要求,因村施策,深挖清廉元素,坚持党建引廉、制度固廉、数字助廉、监督守廉、文化养廉,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党建引廉促班子清廉。坚持党建引领,明确支部班子职责分工,规范议事程序,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抓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严格决策讲民主、办事重公开,增强党组织的公信力。
制度固廉促权力清源。紧盯村级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点、薄弱点,规范小微权力运行。聚焦三资管理、阳光村务、民主决策、便民服务等重点领域,明确6大类23项小微权力清单,实行“清单履职”,规范权力运行“边界线”。聚焦村居干部权力运行,明确“正负清单”,划定职责履行“警戒线”。聚焦村务公开,推行线上线下“阳光公开”,构筑权力运行“安全线”。
数字助廉促三资清晰。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通过“鑫农”管理平台实现“银农直联”,整合资金审批、资金支付、财务核算和财务公开等功能,实现村级代管资金从审批、支付、核算到公开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破解“三资”管理难题。
监督守廉促村务清爽。探索构建“纪委监督+微网格”模式,建立镇街纪(工)委、村级纪检委员和村居网格责任人的三级监督体系,有效发挥街道纪工委重点监督、村级纪检委员全程监督以及网格责任人日常监督作用,“纪检+微网格”模式加强了对小微权力运行、“三资”管理、“三务”公开等常态化监督。
文化养廉促民风清朗。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活动,设置廉洁阅读角,建设“清廉文化长廊”“清廉文化广场”,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培育了良好家风、文明村风,将清廉文化融入基层治理,让干部群众耳濡目染,让廉洁文化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