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建设项目审批既有温度又有速度,让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同时取得了三个审批手续,加快了我们的投产进度。”近日,山东康迪木业有限公司孙经理满意地说道。
2023年12月,位于平邑县卞桥镇的山东康迪木业有限公司二期高端家具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同时取得了土地出让合同、环评报告批复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县行政审批局协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式,落实“一窗受理”机制,为企业缩短了手续办理时限。

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企业开展“企业评部门”活动。孙令忠摄。
2023年,平邑县纪委监委围绕建设项目审批4个阶段13个环节开展审批服务领域“全链条问诊”,以建设项目立项、环评问题单点切入,深挖12条突出问题,推动删减证明材料6项、再造流程3项,审批时长较去年分别缩减约70%、50%。同时,点面共治,复制推广治理经验,推动13个部门查摆问题73条,分析作风症结65条,优化流程19项,精简证明材料60余项。县行政审批局创新推行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受理、容缺受理”等制度,就是县纪委监委开展审批服务领域“全链条问诊”的成效之一。
“我们连续领取了文物保护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7张证照,总体用时12天,较原计划提前了70%以上,这多亏了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了审批环节的优化简化。”同为重点项目之一的山东刘宏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磊介绍到。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近年来,平邑县纪委监委围绕项目建设这一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开展审批服务领域“全链条问诊”,破题攻坚、升级打法、系统治理,实现“有解”监督到“优解”监督,用监督“硬约束”助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监督发现问题是基础,从严执纪问责是利器,倒逼责任落实是目的。2023年,全县纪委监委机关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53起,处理5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同时,健全完善“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闭环机制,以问题找问题、以基层看上级,把问题查处与深挖作风问题、体制梗阻、能力不足结合起来,推动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深化治理,实现由治标向治本拓展。今年以来,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或督办函44份,评析典型案例26个,编印《正反典型案例汇编》,督促指导职能部门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推动建章立制30余项。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的集中体现,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就要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关键,我们将乘势发力、久久为功持续开展监督治理,以有力监督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平邑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