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穿行的金银花基地,是广药集团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共同建设的,共流转土地2000多亩。广场东侧,村民建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南面,利用整治后的汪塘,村里与当地乡村振兴合伙人养锦鲤、搞垂钓;北侧,返乡青年利用农家院,做电商直播带货……”近日,在蒙阴县垛庄镇长明村,该镇党委书记宋强热情地向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观摩人员介绍。
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这个村还因班子散、集体弱、环境差,被列为全市“后进班子攻坚村”。经过一年发展,长明村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61 万元,成为了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长明村是如何实现快速蝶变的呢?
“通过抓清廉村居建设,干部作风清正了、村务清明了,干群关系和谐了,党员干部把精力主要用在推动乡村振兴上,村级发展自然就提速了。”长明村党支部书记刘乃江给出了答案。
长明村后进,病根就在班子上。去年以来,长明村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三破”并举强“头雁”。思想观念上“破冰”。通过狠抓党员干部集体学习、制定党员干部廉洁公约、开展党员干部公开廉洁承诺等措施,促使全村党员干部思想逐步转变、实现统一。班子建设上“破题”。从班子整顿开始,调整补选1名致富能手任支部委员,新培养后备人才5名;建立村干部早晚“两见面”制度,当日事当日毕、决不过夜,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担当作为上“破局”。聚焦群众所盼、发展所需,连续开展了拆旧、清欠两大攻坚战,村“两委”干部带头,拆除废旧养殖棚、清五堆、疏汪塘、治污水,建起广场、湿地,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针对承包合同管理混乱问题,进行全面托底、彻底清理,规范合同92份,仅此一项村集体增收9万元。
村务清明,方能取信于民。该村聚焦“小微权力”,健全“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清单事项,优化运行流程,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公开模式,加大“清廉村居”村务公开平台推广,线下同步存档备查,推动“小微权力”清单和办事流程公开透明。定期对村“两委”成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同时,整合村党组织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监督力量,明确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监督方法,确保真监督、敢监督、会监督。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村务更清明了,群众的疑虑打消了,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干部精力主要用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带来了村里多业态发展。长明村成功实现了班子变强、集体变富、村庄变美的华丽蝶变。
“长明村‘清廉村居’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路径。下步,我们将把‘清廉村居’建设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廉’动力。”该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