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临沭县玉山镇前石鼓岭村廉情监督员刘敦武像往常一样在村里转了一圈。
“老刘啊,我这个月的补助啥时候能到账?我身体不方便,也没法上镇上去查查。”村民李大爷用的还是老式的存折,无法自行查询每个月的补贴是否及时到账,见到刘敦武便忍不住问了起来。
“老李,你不用担心,我回头帮您查查,每个月补贴肯定少不了!”向村民解释过后,刘敦武并没有把这事放下来,而是思考起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刘敦武想到,很多享受政策的村民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不能及时了解补贴资金是否发放到位,而这笔钱又是他们的“救命钱”“生活费”,如果能够及时把发放情况反馈给他们,既方便他们及时支取这笔钱,也能减少村民对村级事务的质疑。
“我建议每个月对咱们村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全面公示,特别是困难户慰问、残疾人补助等专项资金,防止有遗漏和错发。”在随后召开的村“两委”碰头会上,刘敦武便提出了这个意见,并得到了采纳。
从那以后,前石鼓岭村的“三务”公开栏上,都能第一时间看到补贴资金的发放明细,相关数据也同步更新到了村里的“村务清”平台上,年轻一些的村民用手机扫码就能帮助老人们查看明细。
自去年7月以来,临沭县启动清廉村居建设工作,同时配套出台村级廉情工作站管理办法,积极探索监督向基层延伸。据了解,村级廉情工作站采取“1+3”监督管理模式,即一个廉情工作站,由包村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廉情监督员三支监督力量组成。目前,仅临沭县玉山镇就建立廉情工作站36个,选聘廉情监督员36名,通过包村干部或村“两委”成员推荐,镇纪委审核把关,切实把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人员选出来、配上去。
“廉情监督员严格落实联系群众机制,动态掌握村干部履职用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平时通过参加村级村“两委”会议、查阅资料、接待群众来访等形式,对村级事务运行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让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临沭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