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党员干部不仅要带头干,还要主动接受监督,让代村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兰陵篇章’‘沂蒙高地’。”近日,党的十九大代表、兰陵县委常委(挂职)、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在安排部署代村农业企业园项目实施时,着重强调村级党员干部要强化廉洁意识、自觉接受监督。
这是兰陵县“头雁”纪律和规矩意识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兰陵县纪委监委积极拓宽监督渠道,下沉一线到群众身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不断提升基层“末梢监督”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有效延伸。
村级小额工程分布较散,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涉及面广。如何让小微权力不任性?县纪委监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全县选取权力密集、资金富集等廉政风险较大的6个村(社区),试点开展提级监督。一方面,对外联动,注重发挥职能部门监督作用,县纪委监委会同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全面了解掌握6个试点村(社区)在集体收益、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征地拆迁及惠民政策等方面的相关情况。另一方面,对内协作,发挥办案协作区优势,由6个纪检监察室到提级监督村走访调研,强化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对于问题线索处置、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等方面,明确由委机关相关部室分工负责,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县委部署开展第十五轮重点领域巡察工作,将6个提级监督村纳入重点巡察范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巡察,着力查找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村干部公正履职用权戴上“紧箍咒”。
农村党员干部纪法意识淡薄,也是造成违纪违法问题频发多发的重要因素。对此,兰陵县紧盯村级“一把手”开展日常监督,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的主动性。通过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兰陵县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亮剑微腐败》警示片,全方位加强村干部廉政教育。县党风廉政宣讲团结合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农村党员春季培训、七讲七进等活动开展纪律宣讲40余场次,着力提升“头雁”纪律规矩意识。此外,还探索建立全县村“两委”成员“廉洁报告日”制度,明确每年7月1日为“廉洁报告日”,村居(社区)“两委”成员向乡镇(街道)纪(工)委进行廉洁报告,进一步绷紧廉洁弦。
兰陵县将清廉文化融入对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中,用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结合美丽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兰陵县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以点带面的清廉文化阵地。如今,卞庄街道卞庄社区廉政文化广场、车辋镇张桃峪村清廉书屋、苍山街道东北圩村廉政文化示范点,构筑起富有兰陵特色的廉政文化风景线。
“我们坚持把清廉村居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农村干部不想腐的自觉。让清风正气扑面而来,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阔!”兰陵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