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次数过多、频率过高,管理审批不严格;无公函无审批接待,超标准公务接待……”近日,临沭县纪委印发《关于开展“四风”问题靶向纠治的通知》,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视频会议过多过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违规公务接待及公款报销吃喝费用等2个方面12项负面问题清单,为纠治“四风”找准“病灶”。
“平时在对单位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管理时,拿不准到底哪些行为属于“四风”,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现在有了这个纠治重点,不管是对内查摆还是整改落实,都有了标准和依据。”接到《通知》后,临沭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通知》下发后,各单位以“负面清单”中列明的问题为“靶向”,全面梳理本单位情况,并对照纠治重点对本部门单位进行全面查摆,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县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贴身监督”作用,对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一部门一清单”逐条反馈并督促问题整改。今年以来,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5起,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7起,党纪政务处分20余人。
找到“病灶”是手段,除去“病根”才是关键。为推动“四风”问题标本兼治,临沭县纪委监委在综合施治上下功夫,中秋、国庆期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四风”问题专项察访,将视频会议过多过频、违规公务接待及公款报销吃喝费用问题作为重点内容,针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着力督促推动县直部门单位健全制度、补齐短板、堵塞漏洞,逐步消除因政策规定空白、制度内容滞后等原因导致“四风”问题出现的现象。
“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关键在于靶向施治。我们将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