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档案就像是一面‘镜子’,清清楚楚照出了干部的所有信息,实事求是地填报廉政档案,有利于组织对我们的监督,也是对自己的提醒,一定要廉洁奉公、严于律己。”近日,平邑县平邑街道某村支部书记王某某专门来到街道纪工委提交了自己的廉政档案材料,感慨地说道。
镇村干部是和农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群体,其廉政程度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今年以来,为做细做实对镇村干部的日常监督,把好廉洁从政关口,平邑街道纪工委在村“两委”换届工作完成之际,着手为全体新当选的村“两委”干部及聘用会计建立廉政档案,严防基层“微腐败”。
严格审核,廉政档案“建得实”。街道纪工委将建立村级廉政档案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监察监督全覆盖的重要举措,明确对象、统一标准、规范实施。建档对象按照要求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提供相关支撑材料,经社区管理委员会初审之后再上报给街道纪工委。纪工委专人负责再审,审核合格之后将按照一人一档建立廉政档案,并实行动态监管,及时检查、更新、补录廉政档案中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已建立500余份廉政档案。
有效覆盖,个人廉情“画得准”。廉政档案内容设置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村级负责人工作职责,结合农村基层实际设置填报项目。内容不仅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本人、配偶及共同生活子女房产及经商办企业信息等,还包括婚丧喜庆事宜、受政务处分及组织处理等情况。
强化运用,廉情动态“用得活”。街道纪工委用活用实廉洁档案,从中分析当地党风廉政情况,梳理突出问题,为排查问题线索和开展提醒谈话、预警纠偏等日常监督提供信息支持。每半年对村干部廉政档案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其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直接挂钩,为选人用人提供事实依据,为村级党员干部划好廉洁红线。
“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档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廉洁意识,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廉政档案,我们对新任村级干部的个人履历、家庭情况、受处分情况等及时掌握,为纪工委的日常监督工作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街道纪工委书记陈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