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 正文

郯城县红花镇:红红中国结 织就廉洁心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0-11-11

“几根红绳,数般缠绕,编抽拨修,赐以为耀。”

“默默仆织,丝丝入扣,圈圈点点,成千千结。”

......

郯城县在红花镇中心小学的一节思德课上,代课老师一边教学生编中国结,一边将小小中国结里蕴含着的“廉洁”“平安”“团结”等中国优秀文化编成诗句,娓娓道来。

郯城县红花镇素有“中国结艺之乡”的美誉,当地中国结工艺兴盛,据统计,国内市场上每10个中国结中,就有7个产自红花。在红花镇中国结博物馆里,上千种样式的中国结精美震撼,中国结艺已然成为当地的本土文化。红花镇纪委充分发挥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廉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培育、发展、繁荣结艺文化,形成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廉政文化体系,织就美丽红花“洁”。

加强阵地建设,把德廉教育的红色描重。该镇以中国结为载体,在镇中心打造了“廉政之结”教育长廊,让党员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余,耳濡目染浸润廉洁文化教育,弘扬“真善美”文化内涵,在党建文化长廊中开辟大幅专栏,展示政德故事,分享廉政文化。建设中国结民俗馆,宣传结艺产业和文化特色,同时作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阵地,推动清风正气、化风成俗。

用好典型教材,把警示教育的“灰底”打实。红花镇按照“用足审查调查资源”要求,充分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把发生在农村党员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例全方位展示出来,特别是对发生在红花镇境内的腐败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发挥震慑警示作用,让警示教育的灰色成为一片带刃的阴影。同时,按照郯城县监督完善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工作要求和内容,严格按照村级“八项权力”和权力运行“十个不准”内容开展工作,织密“恢网”,织实廉洁之“结”。

营造浓厚氛围,把廉洁文化的金色洒满。该镇深入挖掘红花籍古今当代名人廉政故事,借助中国结雕塑的中心优势,建设廉政教育文化广场,对内提升党员群众“中国结艺之乡”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对外展现乡村独特精神风貌,吸引招商引资,擦亮“金”字招牌。同时,充分发掘和创作结艺文化艺术作品,打造一批廉政文化精品,将廉政文化送到社区、村组、学校、家庭、企业等,让廉洁之花开满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