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明一盖章不完整,会议记录没有调取……请按照规定补充完善后再报。”日前,河东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在对某街道纪工委送审的一起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卷宗内容进行全面审核的过程中,一针见血指出存在问题,要求重新整理案件材料的一幕。
为破解镇街纪(工)委办案质量存在的程序不规范、定性不准确、处理不恰当等问题,河东区纪委监委严把案件审理关口,进一步落实落细乡案县审工作,对送审的每一起案件,进行“点对点”把关找“症结”,“面对面”讲解指“路径”,做到“一案一评、一案一训”,推动镇街案件审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共对152件镇街案件进行审核把关,指出各类问题300余处,均全部落实整改。
“针对审核发现的问题,我们在充分听取相关人员的案情介绍,详细了解卷宗外‘活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依纪依法提出意见建议。”该区纪委监委审理室负责人介绍道。通过梳理总结形成审理意见清单,当面进行反馈,并采取电话了解、随机抽查等方式督促各镇街纪(工)委对照清单,逐项补充完善。
“送审的每个案子都被‘找茬’,确实让我们头疼了一阵子,不过在充分沟通后,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整改起来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们镇街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水平。”八湖镇纪委书记刘汉进表示。
为保障案件质量过硬,建立办案质量常态化评查机制,通过定期评查、日常评查等形式,对各镇街纪(工)委审查处理的案件事实证据、性质认定、处分档次、程序手续等进行监督检查,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反馈评查结果,强化办案质量监督管理,以查督改、以评促进。今年7月份,河东区纪委监委组建3个专项检查组,对2020年上半年全区11个镇街纪(工)委查结的案件进行“过筛式”检查。
同时,精准发力,打通能力关,着力解决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问题。镇街纪(工)委力量薄弱、办案经验不足的“内因”是制约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短板。该区纪委监委从根本上“把脉开方”,将审理工作重点、常见违纪问题的定性和处理,结合典型案例做出梳理分析,为镇街纪(工)委干部进行集中授课,针对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同时,启动“以案代训”模式,定期轮流抽调镇街纪(工)委工作人员到审理室参与案件审理,一方面在审理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本镇街所办案件的审核工作;另一方面协助审理室审理自办案件,学习案件事实认定、证据审查与采信、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知识,逐步掌握案件办理程序的相关规定、审核标准,以及办结案件的整理归档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办案能力和业务水平。
“镇街层面办理的大多是村级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与群众切身利益更加密切,案件质量直接关系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只有落细落实“乡案县审”的审核把关作用,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方能筑牢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底盘’。”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