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你的党员积分扣了14分,身为村党支部书记你不但没有发挥出带头示范作用,还擅自迟到、早退甚至不参与支部活动……”这是“虹膜打卡”试点工程开始以后,沂水县道托镇纪委负责人刘传宗根据积分情况对该镇某村党支部书记进行批评教育的一幕。
今年以来,沂水县纪委监委着眼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综合利用“线上”多种渠道,补齐村居监督短板,不断优化基层政治生态。
安装“红喇叭”,强化廉政教育。实施“红喇叭”工程,选取党的理论、廉政故事、身边典型等内容制作成24期音频教材,在全县1024个行政中心村安装“村村响”主控机,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让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接受廉政教育。同时,定期将“红喇叭”音频教材上传至“廉政沂水”微信公众号、纪委工作交流群、专题学习电子邮箱,确保廉政教育实现全覆盖。
设置“打卡机”,堵塞管理漏洞。联合县委组织部开展“虹膜打卡”试点工程,第一批选取6个乡镇43个村安装虹膜打卡机,采取活动即时打卡、日常表现实时录入等形式,将农村党员,特别是村“两委”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量化积分,累计扣分达20分以上的,由县、镇纪委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累计扣分达40分以上的,直接转入镇不合格党员党支部进行帮扶教育、限期改正。
公布“报警器”,织密监督网格。不断优化线上举报方式,在“廉政沂水”微信公众号添加“随手拍”功能,让村民少“跑腿”。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网络举报工作,明确“日清、周转、月报”,保证网络举报件受理、办理、处置的时效性和精准性,杜绝网络举报件超时未接收、超期未办理的现象。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线上”举报24件,占信访总数的30.16%。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线上’优势,让纪检监察干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村居动态,从而更好的发挥监督职能。”该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兰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