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纪委监委将案件质量作为“三化”建设的“牛鼻子”,抓牢抓实制度机制、业务能力、以评促改、综合效果“四大保障”,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能力水平,切实筑牢“铁案工程”。
优化制度供给,加强制度机制保障。在线索处置环节,建立会商研判、抽查核实等工作机制,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体研判,严把处置关口。建立问题线索预警督办机制,下发提醒函、督办函17份。在审查调查环节,创建《案件质量自查表》,列明案件查办各环节风险点,优选内审员对案件进行全流程把关。实行“双向互审”证据审查,疑难复杂案件的证据由内审、外查组相互审查印证。在案件审理环节,修订完善《案件审理操作实务》,细化违纪违法行为取证量纪标准,建立“周审结”机制,将案件“普简分流”,对简易案件快查快结,提高审理效率。健全乡案县审工作机制,实行乡案县审33件,“手把手”促进提升镇街纪(工)委案件质量。
狠抓培优提能,加强业务能力保障。培育骨干“筑基”。搭建实战平台,突出以案代训,建立全员办案机制,打通各层级、各版块间联合培训渠道。专题培训“滴灌”。实施实务培训、实战练兵“双实提升”,组织业务培训并现场实战测试2次,结合每月党支部学习,围绕措施使用、难点释疑等组织“短平快”式学习培训6轮次,提升干部业务能力。比武竞赛“壮苗”。开展“业务大比武”,编写模拟卷宗,还原以往办案中共性问题,在条例法规知识、工作流程把握、疑难问题破解、问题性质认定等方面“巧设关卡”,帮助纪检监察干部查缺补漏、整体提升。
深化案件评查,加强以评促改保障。坚持日常评查。组建“3+N”评查团队,以专职审理干部为主,内部审核监督员协助,每季度随机选取案件开展评查,对于易发多发的同类型违纪案件、专项治理或巡察中发现的典型案件开展专项评查。深化交叉互查。依托“室组地”协作机制,按照镇街纪(工)委、纪检监察室和派驻机构划分为3个评查小组,开展“循环式”交叉评查7期。抓实整改提升。建立评查记录台账,依据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及评分细则,逐案进行打分,对案件等次进行评定,倒逼案件质量和办案能力双提升。
严格处分执行,加强综合效果保障。规范流程强执行。坚持“双人送达、限时办结”,确保执行过程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建立处分决定执行台账,定期开展跟踪回访,确保处置措施落实到位。暖心回访促转化。对失落失意、工作消极的采取“疏导+鼓励”的方式,帮助放下思想包袱;对积极改正、认真履责的及时向组织反馈,引导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以案促改优治理。由办案部门会同党风室、审理室等起草纪检监察建议,县纪委常委会对建议制发、整改成效评估“双把关”,形成工作闭环,督促案发单位建章立制,实现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