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检查 > 正文

沂南县:全链条监督 激活库区产业“新动能”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7-18

蒙河之畔,全国首个将产业安置纳入移民工程的蒙河双堠水库建设如火如荼。在占地498.29亩的配套移民就业产业园建设过程中,沂南县纪委监委以“全链条监督”为笔,书写着营商环境优化与移民安居乐业的新篇章,生动诠释了重大项目保障的“沂南速度”与“监督温度”。

刀刃向内破梗阻,16天“拿证”刷新服务速度。“沂南改变了我对北方营商环境的固有印象!”首批入驻产业园的温州客商林总手持施工许可证发出感叹。16天办结7大类21项审批手续的“沂南效率”,其背后是县纪委监委牵头构建的“纪委监督+部门协同”机制在持续发力。针对审批流程长、材料多等堵点,县纪委推动行政审批局等职能部门创新“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式,一次性容缺办理36项材料,规划审查时间压缩20%,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现“保函替代现金”。同步开通的“码上举报”平台实时收集企业诉求,3 轮“企业评部门”活动精准锁定并推动解决审批效率问题 23个,让企业真正做起了“甩手掌柜”。

铁纪护航清障碍,35天“清零”彰显执行力度。“周末会议室里,纪委监督专班全程监督我们政策制定和方案研究。”双堠镇党委书记回忆清障攻坚场景。面对25处房屋拆除、239 座坟墓搬迁的硬任务,县纪委监委组建“纪检监察+巡察+审计”联合督查组,对补偿资金发放、地上物评估开展“点穴式”监督,确保政策执行“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监督推动下,县镇村三级干部“白加黑”作战,仅用35天就完成了1.56万棵果树苗木清理,同步通过“银农直连”平台实现补偿款发放全程留痕。温州商会会长盛建达感慨:“沂南干部的拼劲,让我们看到了营商环境的新样板!”

制度创新破困局,股权分红解锁发展深度。针对园区用地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的难题,推动探索“集体建设用地联营”模式,组织动员15个库区村出资2500万元成立集体公司,以土地入股参与园区开发,实现“土地收益 + 产业红利”双丰收。为保障“阳光操作”,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三级监督”机制,由村级66名监督员(信息员)扎根基层实时监督,镇级30名廉情观察员动态监测廉政风险,纪委、审计、信访等部门联合监督破解难题,层层织密监督网。同时,推动出台《村集体资金使用监管工作提示》,规范收益分配。这一创新吸引13 家浙商企业签约,一期4栋厂房建设进度已达90%,预计9月投产可吸纳就业300余人。

如今,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498.29亩土地上崛起的不仅是标准化厂房,更是承载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美好愿景的“致富方舟”。沂南县纪委监委以靶向监督破梗阻、以制度创新护发展,为重大项目筑牢“廉洁堤坝”,让移民安居乐业的梦想照进现实,在新时代水利工程中擦亮了沂蒙精神的清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