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新区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强化责任落实、丰富监督手段、深化系统治理,织牢织密“校园餐”监督网。
拧紧责任链条,压实三方责任。压实教育部门行业主管责任,督促教育工作办公室牵头成立政府工作专班,将市场监管、公安、民政等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先后开展会商研判7次,形成整治合力。压实镇街属地责任,督促镇街制定陪餐计划,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一线”督导,及时发现问题6个,推动立行立改、形成常态。压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强化监督检查,深入纠治学校食品安全包保责任体系不健全、学校管理责任空转等问题,强化社会监督,推动家校社协同共治,全区80余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组建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
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监督。开展“伴随式”监督,将监督触角延伸到食品制作、食材采购各环节、全流程,深度参与学校食堂大宗食材统一配送定点供应商招标工作,开展联合实地考察3轮次,监督淘汰2家供应商,确保入围供应商招投标材料真实有效、供应货品物美价廉,经测算,1-6月份全区学校食堂食材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10%以上。开展“体验式”监督,由委机关班子成员带队,成立5 支监督检查“小分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陪餐30余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20余条。开展“穿透式”监督,紧盯热线工单、信访举报等渠道,深挖细查“校园餐”领域问题线索,先后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约谈2人,形成有力震慑。
突出三个赋能,深化治理成效。突出科技赋能,全力推进高新区教育一体化系统暨校园智慧化平台建设,整合大宗食材采购、教育校舍档案管理、食堂财务核算、教育财务管理等模块,实现全盲点下单、实时评价反馈。突出制度赋能,推动教育工作办公室梳理制定“校园餐”全环节全链条工作流程图、印发《高新区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监督管理工作制度》等制度性文件8个,实现规程管事、制度管人。突出廉政赋能,深化教育系统廉政教育,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精选区内外6大类18个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好廉洁自省日、主题党日等载体,通过“班子领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持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推动教育系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