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标过程中,如果有人向您说情打招呼干预评审,请主动联系我们。”近日,费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前来参与工程项目评标的专家开展提醒谈话。
费县纪委监委聚焦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采取“监督+办案+整改+教育”模式,紧盯关键人、关键时、关键事,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严把标前“入口关”,标中“评审关”,标后“履行关”。针对招标前规避招标、泄露招标信息等问题,通过工程项目梳理、专项检查、会商研判、提醒谈话、警示教育等形式,组建工作协调组,对招标计划信息发布、评委抽取、招标单位资格审查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先后向相关行业监管部门移交问题34个,已组织完成核实并整改32项。
公平、公开、公正是招标投标的“生命线”,为解决评标过程中,本地专家“熟面孔”“圈子小”“易围猎”等风险。费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发改局落实牵头责任,在评标环节,打破地域限制,全面实行市域内分散就近评标,提升评标便利度,把好标中“评审关”。今年以来,共开展主场分散就近评标项目52个,节省专家评审交通费用10万余元。同时积极开展跨省跨市远程异地评标,拓展专家地域范围,专项治理以来完成跨省项目8个,跨市项目32个。
“韩某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为投标企业‘量身定制’,存在违规提供便利、以权谋私等行为,我们果断对其采取留置措施。”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以查办案件为突破口,持续强化震慑效应。强化数据赋能,对信访、巡察、审计、12345热线、大数据分析等发现的问题线索深挖细查,严肃处理。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工程招投标方面的监管盲点和制度漏洞,采取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和提示函等方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强化过程监管,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全流程各环节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清单》《关于各方主体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工作制度》《费县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现场行政监督人员管理办法》等制度8项,推动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更加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