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侵占村集体利益和俺有啥关系,俺去举报不就得罪干部了?”
“村集体的利益与我们每一位村民息息相关,村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家里的东西丢了,咱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给找回来,您说是不是。”
近日,沂水县纪委监委提级监督组工作人员在马站镇杨家城子村走访调查时,工作人员用拉家常式的方式向其讲明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重要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成为“微腐败”重点领域。今年以来,沂水县纪委监委根据全县镇街区域划分和村(社区)集体“三资”规模情况,筛选出人口数量较多、集体收入较高、问题反映较多的7个重点村(社区)进行提级监督,并出台《关于开展重点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监督的实施主体、对象范围、职责任务以及监督重点内容、监督方式,让提级监督有规可循。
为增强联动协作,县纪委监委实行“单元格”监督机制,由纪检监察室主任、镇街纪检监察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相关职能站(所)人员组成提级监督组,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入户核查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收集了解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建立专门台账,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县纪委监委提级受理信访举报,联合农业农村、财政、审计、民政等职能部门开展“三资”专项审计,对发现的涉嫌违纪违法问题,与部门进行会商研判,依托协作办案区提级查办重点案件,全方位堵塞集体“三资”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漏洞。
查办问题不是初衷,从源头上把村集体资金资产管住管好才是目的。对此,县纪委监委注重分析存在问题背后的矛盾和根源,聚焦集体财务收支、债权债务、资源发包、扶贫帮困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等群众关心的事项,梳理出6个方面32项内容的小微权力清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编制18张管理运行流程图,为村干部规范履职、群众方便办事提供“指南”。督促修改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试行)》,举办农村财务管理培训会,建立“阳光村居”监督平台,制作小微权力运行手册等等,以精准有力的监督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我们将切实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责,不断优化细化农村‘三资’提级监督举措,破解基层工作机制不健全、监督力量薄弱、履行职责不到位等问题,为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保驾护航。”沂水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兰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