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开区纪工委监工委立足监督主责,围绕开发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打出“常态监管+专项整治”双管齐下的组合拳,一体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打造具有园区特色的纪检监察工作新模式。
全面排查把好廉政风险“防范关”。抓住“找、防、控”三个环节,全面排查单位在权利运行、业务流程、作风效能、营商环境等方面,个人在决策决断、领导监督、行使自由裁量权和业务处置权、内部管理权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廉政风险的大小、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分为高、中、低三级,建立《单位廉政风险点与防范措施汇总表》《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与防范措施汇总表》,制定防控措施,明确廉政风险防控的责任人,形成公开透明、互相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结合岗位实际,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有效措施,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办事公开、提升办事效率,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围绕重点打造群众监督“直通车”。对开发区范围内所有在谈、已签约、已落地、在建、完工、投产等各行业项目进行摸底统计,选取各类代表企业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重点选取30家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落实直通车制度,了解企业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涉企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提前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督促行政审批部门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进行任务细化,围绕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的痛点、堵点、难点,督促行政审批实施“我要开工”、“我要验收”“我要审图”等15个“一件事”主题服务,审批提速80%以上,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
抓实专项当好营商环境“护航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围绕“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涉企服务”三条主线持续开展“护航”行动,重点开展好以“一次梳理、一次调研、一次排查、一次公示、一次教育、一次选聘、一次检查、一次联动、一律问责、一次宣传”为主的“十个一”活动。对营商环境发展开展摸底调研,梳理企业家意见建议15条,出台《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试行办法》,细化正面清单11条,负面清单12条,向全区广大企业家发放《倡议书》,细化企业家正面清单6条,负面清单9条,促进形成既亲又清、良性互动的政商关系,为持续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