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 正文

蒙阴县:做足“廉洁文化+美丽乡村”文章,推动廉洁文化向基层拓展延伸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3-07-20

杨震却金”“陶母退鱼”……近日,在蒙阴县旧寨乡北楼村新建成的廉洁文化长廊前,一个个廉洁小故事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今年以来,蒙阴县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指导镇村将廉洁文化建设与村史馆建设、红色堡垒村挖掘保护利用、村容村貌提升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着力打造村级廉洁文化阵地群,探索出一条具有蒙阴特色的“廉洁文化+美丽乡村”实践路径。截至目前,全县已高标准打造村史馆、廉洁文化广场(公园、一条街、长廊)等60余处,以廉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寄廉于“史”,借助村史馆建设延续乡村廉脉。深入挖掘本村历史文化、名人贤士、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乡风民俗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村史馆建设,彰显本村特色,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野店镇大山村村史馆历时九个月,挖掘整理了开国元帅徐向前、著名革命文艺家陶钝与该村的渊源,本村贤士、官至正省级的霍明光的成长经历以及建国后历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勤廉事迹。岱崮镇笊篱坪村作为当年三线军工企业驻地村,在村史馆建设中着重挖掘了清廉军工文化对村风民风的影响,并拍摄了廉政短视频《风清气正的DNA密码》,让本村党员干部群众都来了解村情村史,更好传承乡村廉脉。

育廉于“红”,在红色堡垒村挖掘保护利用中传承廉洁基因。蒙阴是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红色资源丰厚,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一批红色堡垒村。蒙阴县着眼发挥红色资源“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作用,加大对红色堡垒村的挖掘保护利用,讲好红色廉洁文化故事。坦埠镇来石庄村是典型的红色堡垒村,当年沂蒙地委、蒙阴县委等党政军领导机关都曾在此驻扎过,以此为依托,坦埠镇精心打造沂蒙精神传承弘扬示范区(坦埠片区),在来石庄村建起了红色堡垒馆、先锋榜样馆,融入了我党早期加强廉政建设的制度规定,以及粟裕退门板、王桂兰以咸菜当党费、农民县委副书记张凤祥等廉洁元素,实现了“红”“廉”深度融合。

融廉于“景”,结合村容村貌提升改造营造崇廉尚洁浓厚氛围。该县把廉洁文化巧妙融入村容村貌提升改造工作中,利用村主干道两侧墙体以及村内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通过图画、漫画、故事、格言警句、家规家训等多种形式,打造廉洁文化景观。垛庄镇因村制宜打造廉洁文化广场,广场上,村民清廉公约、村干部廉洁承诺、家风家训、清廉童谣等随处可见。云蒙湖生态区在沿湖村高标准打造廉洁文化精品线路,不仅美化了家园,还传播了廉洁正能量,“生态水源地∙清廉云蒙湖”廉洁文化品牌越来越响。

践廉于“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树清风正气。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廉洁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常路镇东三庄村坚持家风传习从娃娃抓起,在村家风馆设立“国学小讲堂”,组织村内“文化人”利用闲暇时间免费给孩子们讲传统文化、讲家风家训。该镇大常路村实施“孝廉治村”工程,用好“乡贤+”工作法,开展家风家训上墙、“清廉家庭”评选等活动,家家户户门口悬挂家风家训牌,“捡”起传家宝、抬头见家训,整个村民风更加淳朴,村风更加清朗。

“作为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向基层拓展延伸的有效抓手,我们将进一步找准廉洁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积极探索新路径,让廉洁理念融入基层、走进群众,推动崇廉拒腐的清风正气不断充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