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利,莫贪占;得与失,要淡然;廉与贪,两重天”“勤奋、简朴、好学、务实”……
这些深入浅出、琅琅上口的廉洁标语,在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博士巷廉洁文化长廊上随处可见,是当地良好家风的浓缩和展示。这条小小巷道中走出了17名博士生、37名硕士生、100多名本科生的故事已在当地家喻户晓,也是“一镇一特色”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之一,吸引了一大批群众前来打卡。
今年以来,郯城县纪委监委坚持“一盘棋统筹、一条线贯穿、一体化宣传”工作理念,着力打造廉洁文化建设新高地,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
坚持“一盘棋”统筹,凝心聚力抓推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协调组织、部门密切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一是夯实责任传压力。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下发《关于推进“清廉郯城”建设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清单20项,分别明确牵头单位、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今年以来,牵头召开协调会5次,实现全县廉洁文化建设一体推进。二是整体联动聚合力。县纪委监委发挥牵头作用,不断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活动链”。发动全县文学爱好者参加全市“清风廉韵润沂蒙同心喜迎二十大”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入选作品10幅。联合县委组织部组织全县年轻科级干部、90后党支部书记等到县廉政教育中心接受警示教育,筑牢年轻干部廉洁自律思想防线。组建廉政宣讲团,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抽调机关业务部室、派驻机构骨干力量,开展廉政党课、纪法解读等廉政教育活动宣讲10余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坚持“一条线”贯穿,丰富形式出亮点。锚定打造“清廉郯城”品牌,激发本地廉洁文化基因,创造一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精品。一是提炼挖掘“廉”元素。立足郯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镇域文化,将廉洁元素融入民间艺术团体、非遗文化创作中。挖掘红花镇中国结编“廉”、港上镇木旋玩具刻“廉”、庙山镇二胡乐器奏“廉”、马头镇门笺挂“廉”等传统元素,打造马头镇采莲湖社区廉洁文化一条街,形成“一镇一特色”廉洁文化精品,展现郯城深厚独特廉洁文化底蕴。二是创新丰富“廉”形式。把清廉主题融入文化产品创作,围绕“初心如磐、廉在古郯、筑梦沂蒙”三个篇章,打磨提升鲁南琴书《郯城美》、情景剧《绣红旗》、鲁南五大调《鹿乳奉亲传千秋》、柳琴戏《窦娥冤》等文艺节目10个,举办“清风润郯城喜迎二十大”清廉郯城文艺演出,全县300余名党员干部现场观看,通过融直播平台观看达36000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三是深入拓宽“廉”字面。以“七清联创”为契机,结合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社区)不同特点和优势,用好富有地域、行业、领域特点的廉洁文化载体,打造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廉政长廊、花园镇刘湖村博士巷等一批廉洁文化阵地,推动廉洁理念融入干部群众工作和生活日常。
坚持“一体化”宣传,多点发力扩声势。统筹用好各类媒体资源,做到对上积极推介、对外及时发声,构建立体化廉洁文化宣传格局。一是增强宣传声势。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积极向上推介,多层次展现郯城廉洁文化建设成果。今年以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用典型案例教育身边人》为题刊发郯城县廉政教育典型经验做法;《临沂日报》以《郯城县深挖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廉洁文化“新地标”》为题刊发郯城县廉洁文化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二是创新宣传形式。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式,以短视频、长图等更加简明易懂、生动形象的形式,拍摄制作短视频《郯城徐氏家风:清白传家久》、长图《临沂东海郯徐氏家风:清简肃正亮直》《节气话廉大暑: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较好展现了郯城廉洁文化底蕴,分别被山东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和市纪委“沂蒙清风”公众号采用。三是发挥平台优势。充分利用网站、“古郯清风”微信公众号,今年以来,发布廉洁文化相关信息30余期。同县级主要媒体、微信公众号实现资源共享,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纪检监察工作宣传片2部、警示教育片1部,县政务微信公众号“指尖上的郯城”推送廉洁文化重要工作信息20余条,不断增强廉洁文化宣传力度。
“廉洁文化建设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下一步,我们将从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着眼,倡廉于有形、润心于无声,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行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