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警示教育,如果不能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行业列出特色教育清单,让不同教育群体‘吃大锅饭’,必然会导致警示教育宽泛化、简单化。”在谈到打造“四面向四为主”廉政教育体系的初衷时,郯城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魏新春介绍道。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各级纪委部署要求,郯城县把廉政警示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载体,针对受众不准、内容不实、机制不深、氛围不浓等问题,打造了“四面向四为主”廉政教育体系,以“准”字为基调,“实”字为目标,进一步做实同级同类干部廉政警示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纪律规矩意识。
准,就是按照分级分类的思路打造教育阵地,把警示教育对象做“准”。
对此,按照“做实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部署要求,郯城县从“准”上发力,结合县域县情对警示教育对象划分出四个层面,分门别类打造教育阵地,实现精准施教。第一个层面,面向机关领导干部。对县廉政教育基地进行专题改版升级,重点突出落实主体责任、纠治“四风”、党纪党规和监察法等内容;第二个层面,面向执法系统干部。打造县执法系统干部廉政教育基地,重点就廉洁执法、用权为公等内容开展教育;第三个层面,面向乡镇基层干部。专题打造县基层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在宣传纪律法规、设置反面案例等方面均针对乡村干部特点进行专题设计,增强教育针对性;第四个层面,面向农村党员群众。结合乡镇实际,打造马头镇采莲湖社区廉政文化广场,杨集镇“荷园”廉政文化广场,花园镇廉政教育广场等,打通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实,就是用身边事典型事最新事教育身边人,把警示教育内容做“实”。
教育层级分清了,如果警示案例不痛不痒,剖析问题不深不透,在运用本地本系统典型案例上存在遮遮掩掩现象,就会导致警示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对此,坚持对症下药,按照“用足审查调查资源”要求,从“实”上发力,充分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教育,确保取得良好教育实效。
用好身边事开展教育。在对县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基地改造升级后,本地典型案例达到93%,改变了过去采用外地案例过多教育导致效果不佳问题,一起起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能够直击教育对象内心,充分发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良好作用。
用好典型事开展教育。把查处的典型案例尤其是留置案例作为重点,在古郯清风和指尖上的郯城政务微信公众号、郯城电视台第一时间发布留置信息,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和纪法效果。
用好最近事开展教育。坚持趁热打铁,及时整理记录查办案件情况,拍摄警示教育片3部,编印典型案例汇编2本,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县交通、供销和教育三个系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对最近查办的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充分发挥活教材作用。
“‘四个面向’警示教育基地是全县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重要平台,从今年11月初开始,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的‘四个面向’廉政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市纪委监委制作的《利剑出鞘》和《一名公安局长的“多面人生”》专题片,组织党员职工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确保用好用活警示教育资源,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确保纪律意识入脑更入心。”郯城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