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 正文

河东区:以“警”思“廉”​筑牢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0-09-11

“今天现场听了身边同事的案例通报后震撼很大,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看到了自己类似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改变了以往的‘看客心态’,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促使自己校正言行、查漏补缺、防微杜渐。”近日,河东区一单位召开警示教育会议,宣读了受处分人员处分决定、通报违纪问题、开展问题查摆剖析、讲授廉政教育党课,一环扣一环,以活教材当作警示录,震慑直击人心。

今年以来,河东区纪委监委以案例教育为重点,着力在提醒教育、震慑教育、启示教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坚持严在经常,强化日常提醒。选取区内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典型案件,每月至少编发一期《警示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全区各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廉政自省日”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坚持每月5日“廉政自省日”向全区党员干部推送一条警示短信、一期“微信警示专刊”、一批典型案例以及党内法规解读等,确保提醒常在、警示常在。定期对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廉政自省日”警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进一步营造严规守纪、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编发《警示教育案例》9期,发送“廉政自省日”短信和节前提醒短信7000余条次,推送微信警示专刊9期。

聚焦“关键少数”,增强教育针对性。加强对县处级领导干部、镇街和部门单位一把手的警示教育,定期选取各级查处的违纪违法主要领导干部的忏悔书,汇编成《忏悔警示录》发放给全区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今年以来已编发9期。精选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不忘初心警钟长鸣》、《纪律底线不能触碰》,组织观看学习,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对照警醒,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审查调查信息,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着力营造“不敢腐”的浓厚氛围。

做实“后半篇”文章,增强教育震慑力。注重把处分决定“一张纸”变为警示教育“一堂课”,切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该区纪委监委把学、查、改一体融入警示教育课范畴,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案发规律,深挖案发单位在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及廉政风险点,在案发单位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上设置廉政教育课环节,通过宣读处分决定、案发当事人现身说纪说法、案发单位表态等“三方发言”互动式教学、喊醒式教育拉响纪律规矩警钟,放大震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