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育津贴领取程序比以往快多了,这次生完孩子不用自己提交材料,三天就到账了……”近日,市民王女士的手机收到了临沂市河东区医保局发来的温馨短信,她家的二胎生育津贴已经到账。
前不久,临沂市河东区纪委监委在梳理12345工单时发现,反映生育津贴“免申即享”仍需繁复跑腿、补充材料的诉求较多。经了解发现,“免审即享”系统在推送数据时,不能明确多胞胎生育、失业金领取等特殊情况,仍然需要群众自行提交人社、医院等部门的证明材料,且审核流程复杂,办理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长达几个月。针对这个问题,河东区纪委监委向区医保局提出建议,督促优化审核流程。河东区医保局采取“接收数据、四级审核、拨付资金、监管抽审”模式,优化经办流程,与人社、医院等部门建立数据对接机制,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补充材料的调取,真正实现了生育津贴“免申即享”零跑腿,让广大参保人员感受到切实的便利和实惠。
今年以来,河东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协同各方力量,整合监督资源,立体化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等9个“小切口”整治,精准发力、有效施策,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4余件,推动办成了一批群众呼声高、感知强的民生实事。
“以前,这条路每天学校放学时间都堵半个多小时,接送孩子特别不方便。现在道路通畅了,5分钟就接到孩子了……”临沂北京路小学一家长高兴地说。
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学圈医圈周边道路拥堵严重的问题,河东区纪委监委成立监督专班,搭建警、校、地对话平台,协调交警、教体、综合执法、住建、应急等部门联动协作,凝聚共建共治合力,着力化解学圈医圈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今年以来,河东区在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周边新建交通信号灯2处,施划人行横道等标线2000余平方米,安装标志牌116面、爆闪警示灯232个,不断优化改进学校、医院周边道路交通组织,缓解车辆集中通行和停放压力。同时,围绕重点时段增派警力,高峰期安排120余名警力、20辆警车、36辆警用摩托车在重点路段进行疏导管控,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出行安全通畅。
针对小区充电桩收费高的问题,河东区纪委监委充分考虑群众用电需求和切身利益,督促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发力,对全区充电桩企业开展全面排查,约谈不符合收费标准及安全规定的充电桩企业6家,明确收费标准及安全标准等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充电桩行业经营行为,让群众少跑腿、少花钱。针对村卫生室报销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区纪委监委靶向监督、全程跟进,督促推动区医保局从群众最贴心的问题入手,“一对一”制定整改落实措施,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不断夯实医保惠民举措,打通参保群众医保报销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实行‘一个小切口整治、一件民生实事、一个部门牵头、一个班子成员跟进、室组地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行业主管监管责任,实现专责监督和行业监管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河东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用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