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郯城县紧盯影响高质量发展、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监督、重拳发力,聚力打造“清风护航·亲商爱郯”监督品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双专班”联动配合,汇聚合力解难点。持续深化“两线推进、一体整治”工作机制,实行“双专班”推进模式,县纪委护航专班与县政府护航专班同向发力,完善协作机制,与县营转办、县司法局等部门开展联席会商8次,强化对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压紧压实部门责任。围绕卫生健康、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小分队”检查、“伴随式”监督15次,督促整改任务推进不力、工作流于形式、资金兑付不到位等问题78个,切实提升护航质效。
坚持“盯要害”把脉问诊,增强动力疏堵点。创新开展“百家企业评科室评优劣”活动,依托信息化评议平台,制作线上评议“二维码”,设置“提供精准服务、为企排忧解难、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3个正面选项,和“为企服务、行政执法、作风建设”三个方面12类具体问题,让参评企业能够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聚焦企业反映最强烈的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部门128个科室,开展“定向+专项”评议,召开专项评议动员部署会议,组织14个“小分队”,由纪检监察干部逐家企业送“码”上门,耐心细致讲清评议目的,引导企业放心大胆评议,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69个,制发监督建议及廉情抄告20余份,移送问题线索7条,先后召开5场情况通报会,通报评议结果,有效传导压力,助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小切口”靶向治理,激发活力治痛点。聚焦企业最关心的“专家帮查”问题,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第三方服务专项治理,组织召开3场座谈会、查阅资料90余份、个别谈话20余人次、走访调研企业30余家,发现采购程序缺失、使用不规范等问题13个,推动企业对“专家帮查”转“怕”为“盼”。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专题反馈整改,推动县应急管理局修订出台《郯城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机构使用管理制度(试行)》,对第三方服务机构使用进行全面规范,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推动涉企执法检查更加规范,检查和整改标准更加统一,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各项惠企纾困政策措施落细落实,打通影响营商环境的堵点淤点难点,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