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沂河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立足职责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惠企政策落实、政务服务、执法监督、政商关系等关键点,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凝聚监督合力,实行“全员护航”行动。压实部门责任。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同向发力,形成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为营商环境清障护航。督促各部门建立政商交往正面、负面清单,制定出台了营商环境创新提升38条、重塑营商环境45条和降本增效89条措施等,融会贯通“双专班”模式。健全监督体系。聘请企业负责人作为营商环境监督员,选取部分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广泛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加入“护航服务队”;构建了与司法、审计、统计等贯通协作监督体系,搭建了与信访、执法等职能部门的线索移送机制。营造浓厚氛围。延伸开展护航“心廉心”活动,把新区所有志愿者全部编入护航队伍,发放监督联系卡3000余张,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营商环境护航站,营造“全员护航”浓厚监督氛围。
强化精准监督,不断提升护航质效。下沉一线监督。建立监督台账、全员入企走访了解诉求、“小分队”调研、跟进监督问效,把监督触角延伸到企业一线,征集企业困难诉求168个,推动解决问题102个。畅通“纪企直通车”“一码通·网上办”,出台“反映问题企业保密及保护工作的措施”。聚焦发现的问题,开展“调研式”监督4轮次,深挖作风积弊、权责不对等、职责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主动出击集中督办,共发现问题15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个。推动专项治理。坚持严字当头,聚焦权力运行“关键点”、行业监管“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围绕行政执法、招投标、红领中介、惠企政策直达快享4个“小切口”,按照“一年面上整治,两年集中攻破、三年全面规范”的工作思路,推动开展集中性整治、系统性整治,抓好“常态抓+集中查”组合拳,精准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严查开路。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办、严问责。紧盯影响营商环境的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露头就打。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内容,持续整治“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深化整改纠偏,做好“后半篇”文章。开展源头治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聚焦解决问题,灵活运用谈话提醒、纪检监察建议等手段,向部门反馈问题、提出建议,督促职能单位整改落实,让“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协助党工委先后出台《企业发展服务推进机制》等文件10余项,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完善营商环境方面制度措施30余件。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由事看作风”,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活动,以作风之变引领环境之变、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扎实开展“面对企业诉求,怎么先说行”营商环境解放思想大讨论,强化有解、求解、优解思维,全力以赴为企业排忧解难,督促广大公职人员树立新风正气,推动干部作风向实向优转变。强化警示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把以案促改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经常性、常态化筛选典型案例,形成办案、整改、治理的闭环,充分发挥一体推进、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有效维护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