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塔坡村支出清理文化广场旁建筑垃圾误工费360元、整治小组环境卫生误工费860元…… ” 近日,在沂水县道托镇塔坡村的“清风塔坡”微信群里,村会计孔庆友将本月“三资”明细报表清晰完整地向村民进行公示。
定期在微信群里“晒”出“三资”、“晾”明家底,让群众随时随地参与监督。类似做法在沂水县各村(社区)已是常态。
针对过去部分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信息不明、公开不实,村级事务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较低这一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借助手机微信群、“沂码监督”小程序、“阳光村务”等网络信息平台,将农村集体“三资”账目“晒”在网上,强化小微权力监督,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为守住村集体“钱袋子”,切实打消群众顾虑,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统一监管载体,推动实现全流程监督、“无纸化审批”、非现金支付等一系列操作,更新完善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方式方法、责任体系,让村集体资金使用信息可追溯,人员责任追究可倒查,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透明化。
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借助数字管理系统的全程留痕、阳光公开、智能预警等功能,通过延伸巡察、“数智+驻点”监督、督查通报等方式,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加强“三资”管理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排查,促进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公平履职,不断提升监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