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但还有个‘烦心事’,一些部门单位要求企业安装的APP有点多,有二十多个,我们觉得用处不大,不安装又怕得罪人。”沂南县某企业负责人对沂南县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察专员说。
针对部分部门单位在APP推广工作中存在一刀切、摊派任务的问题,沂南县纪委监委安排监察专员进行走访调研,摸底排查APP 22个,并对软件安装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摸清情况后,县纪委监委及时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约谈提醒,并督促县网信办、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制定了沂南县APP推广安装“许可清单”,明确了7个必须安装、3个选择性安装的APP,清理不做推广要求的12个APP,给企业彻底松绑、减负。
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纪委监委在行动”中,沂南县纪委监委督促为企业服务的一个方面。随着专项整治的逐步开展,县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察专员深入走访调研,着力发现部门服务不主动,服务企业有偏差的问题。
针对部门单位检查多、干扰企业正常经营问题,县纪委监委梳理了涉企执法清单,提出扎口管理执法检查的意见建议,指导沂南经济开发区试点开展了服务企业“双扎口双通道”工作机制。针对企业反映问题有顾虑、部门服务不主动的情况,建立双通道机制,规模以上企业、新招引落地项目手续办理、外部协调等由管委会和乡镇领办、代办,建立服务事项台账,提供“保姆式”服务;对规模以上企业扎口服务,建立入园检查报备制度,除环保、安全生产外,执法部门入园入企检查要到开发区管委会进行报备,不过度扰企,维护和培育企业发展。建立企业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单位规模、从业人员、企业信用情况综合评定,对管理基础良好企业实行承诺制,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同时,对办理时间长、反映问题集中的涉企执法事项,设立问题“拦河闸”,县纪委监委启动“一定三亮”机制,对承办部门实行责任审查。
优化营商环境启动以来,沂南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深挖问题背后制度漏洞、机制缺失,以“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突破”,推动服务企业提质增效,企业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