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中性笔12支,采购价是10块钱,折合8毛3一支。买根笔的小账也能一目了然,咱还有啥不放心的。”10月14日,在临沭县临沭街道后高湖村,村民高相忠在村委大楼前扫描了一下二维码,就在“村务清”平台上找到了村里近几个月来的支出明细,每笔账目都能清晰地看到收据、发票和账目明细。
“以前村里公示账目,会在公示栏里张贴,上面只写项目和总额,村民不知道钱具体花在了啥地方,难免犯嘀咕。”后高湖村会计高相军将记者领到村务公示栏前,一张明细分类账上只记录了该村9月份的支出总额,分14项记录,总额是13744元。但通过手机在“村务清”平台上查看,却能清晰地看到其中65笔业务的支付细节:胶水5块钱1瓶、打印纸30块钱1包、挖掘机司机的工钱200元一天……
在后高湖村党支部书记高全会的记忆中,村里的矛盾,很多都是账目不清引起的。去年,村里有个整修河道的大工程,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0多万元,雇人、管饭、运垃圾,哪一样都要花钱。每到月底,村民看到村里又支出了一大笔钱,难免想打听打听。“解释不细致,人家难免会觉得有‘猫腻’,进而容易引发群众上访。”高全会说。
在临沭县曹庄镇纪委书记陈维涛看来,通过“村务清”平台在线上公布账目明细,其实是对村干部的保护。
“通过整理这几年的数据发现,针对村干部的信访举报,50%以上都涉及村级财务问题。”临沭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高申方说,如果村级账目能让群众放心,村里的矛盾会大大减少。
自今年7月临沭县全面普及“村务清”平台,高申方的判断得到了印证。记者从临沭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了解到,7至9月份涉及村干部的信访量比上一季度下降了20%。
在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每年都有大笔建设资金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如何让这些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个重要课题。据了解,村务清平台只是临沭县清廉村居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帮村民管好钱袋子,临沭县还在村内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涉及大额支出的项目,都要经过这个委员会审定后通过。
“今年我们还要对村内的道路进行硬化提升,预计要花30万元左右,清廉村居建设让村民心里亮堂了,也让我们村干部更有底气地放手大干。”在结束采访时,高全会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