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反映多次的道路破损问题解决的这么快,真是感谢。”近日,费县胡阳镇“清风护发展”监察专员再次来到欣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走访,该公司总经理李某说道。
这是费县开展“清风护发展”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费县纪委监委紧扣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把脉问诊找病因、对症下药除病根,探索运用监督检查、查处问题、通报曝光、问题督改、建章立制“五步法”,推进“清风护发展”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以监督检查为着力点。紧盯“项目落地、政策落实、涉企服务”三个方面,对照5个领域89项具体问题清单,深入30家监测点企业和县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座谈,加挂监测点铭牌,发放200余份调查问卷,建立联企“直通车”机制,配备监察专员,每周深入企业摸底调研;成立专项办和专项工作组,对接发改、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部门单位,梳理项目、政策等40余项清单,制发专班名片1000张,着力发现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与县督考办等部门定期沟通,以重点项目批示为抓手,助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协调解决相关问题5个;发挥“清风亭”、监测点、网站、“清风费县”微信公众号、“12345”企业诉求接诉即办等平台作用,收集问题线索。
以查处问题为突破点。用好监督执纪问责“利器”,对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做到专线调度、直查快办、顶格处理。成立专门核查组,对市工作专班交办的问题线索开展专项核查,目前已核查完毕并将结果反馈市工作专班;整合工作力量,由党风政风监督室主动对接乡镇纪委和委办案科室,全面筛查专项整治以来损害营商环境案件和问题线索,查处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8起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
以通报曝光为推动点。发挥通报曝光的教育警示作用,严肃通报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副政委、三级警长吴某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以权谋私等问题和县体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裴某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向企业转嫁旅游费用等问题,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推动全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已通报损害营商环境问题2起2人。
以督促整改为落脚点。以案促改,注重剖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推动整改纠治具体问题。运用“十字交叉整改法”,督促有关部门单位深刻反思、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横向上,对各乡镇和职能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对工作开展相对较差或存在问题的部门单位,通过约谈提醒、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督促13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和18个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结合前期对问题自查自纠情况,提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纵向上,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单位,督促系统上下逐级整改;对问题涉及人员,压实直接责任、领导责任,推动全面整改落实。
以建章立制为根本点。强化标本兼治,着力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印发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工作举措和有关要求,列明监督问题清单;发布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举报公告,明确监督举报对象、列出监督举报内容、公布监督举报方式,面向全县受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举报;健全长效推进机制,结合具体推进情况,探索建立专班推进、县乡联动、部门协同、问题线索分办、联企“直通车”等工作机制,确保专项行动衔接顺畅、高效推进;立足常态长效,建立周调度、月报告、年总结制度,定期梳理总结工作进展情况,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