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优化营商环境“清风亭”监督卡及宣传展板在平邑县政务服务大厅以及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陆续亮相。这是平邑县纪委监委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清风亭”监督二维码、拓宽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反映渠道的一个缩影。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严格按照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部署要求,成立县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和三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检查工作组,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和关键处,围绕“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涉企服务”三条主线,聚焦重点,打通堵点,多措并举全力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为构建营商环境实时监测网络体系,县纪委监委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县范围内选取了分属不同规模、类型和行业的78家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三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检查组对监测点企业实行“全覆盖”进驻走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从“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涉企服务”三个方面对监测点的营商环境进行全面“体检”,充分发挥监测点在优化营商环境质效监测方面的“晴雨表”作用。
走访中,各专项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并解决社会关注、企业关心、群众关切的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从企业源头找“病症”、查“病情”,切实发挥专项检查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现问题和传导压力的作用,对检查发现的营商环境问题精准把脉,“一企一策”建立形成问题台账,督促相关职能整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同时,县纪委监委建立“营商环境类案件专项台账”,优化营商环境专线办理制度,对企业群众反映的有关营商环境类的问题线索实行专线调度、县镇街联动、直查快办、整改提升。强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全心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后半篇文章”,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案件定期通报制度。今年以来,对2起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机制,建立完善‘一企一员’制度,充分发挥联企‘直通车’机制作用,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