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是我们县纪委安装的举报信箱,信箱上印有信访举报电话和微信举报二维码,以后如果有发现涉及村‘两委’的违纪违法问题,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向县纪委直接举报,也可以通过这个举报信箱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举报……”
这是发生在平邑县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村郑城镇四合社区村委会门口的一幕。日前,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姜兆英来到该村,耐心地向前来办事的群众和社区党员干部介绍“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方案内容。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整合县镇(街)村三级各方监督力量,构建“1+6+5”的监督模式,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明确“1”个提级监督统筹协调部门,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找准监督靶心、校准监督探头,适时适情推动专项治理。6个纪检监察室联系指导、协同各方监督力量,精准聚焦提级监督重点方面、关键事项进行“点题”式监督,切实凝聚合力,提高监督质效。
同时,将村级实时监督、镇街日常监督、办案区协作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巡察专项监督作为“5”个提级监督试点重要手段:充分运用举报信箱、二维码、大数据等多种手段,拓展群众监督渠道;强化镇街日常监督,加强干部管理、建好廉政档案,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利用协作区优势,健全“室地”联动监督机制,推进片区联动协作;发挥组织、民政、审计、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化”优势,主动跟进业务督导、及时向县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用好巡察“利剑”,适时开展提级监督村(社区)专项巡察,督促问题整改。
为确保“三资”提级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县纪委监委加强各部室密切协作,积极统筹各级各部门力量,建立组织领导、联动监督、问题会商、通报反馈等保障机制。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6个提级监督试点村开展调研工作,通过与试点村“两委”干部座谈交流、现场查看村集体三务公开情况和“小微权力”清单以及实地走访群众等方式,督促试点村(社区)集体规范三务公开宣传板块、完善“三资”管理台账、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等工作。全面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对村(社区)集体“三资”的管理和监督。
“提级监督不是越过镇街纪(工)委的监督,而是县镇联动的合力监督,各镇街纪(工)委务必继续发挥‘贴身’监督、‘前哨’监督的优势,将提级监督融入日常监督之中。”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