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递交申请到接到领证通知,加起来还不到2个小时,真是太迅速了。”近日,兰陵县磨山镇新青年美发城的商户李永强切身体会到了办证的快捷方便,而这正是该县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增强的一个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兰陵县纪委监委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履行监督职责,通过开展日常监督、效能评价、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力度,以作风促政风行风,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找的准才能改的实。为深入查找职能部门在主动履行职责、服务企业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清单,围绕惠民惠企政策落实、干部作风转变情况细化出重点监督“靶向”,直指群众企业办事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同时,9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将涉及被监督单位的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内容,强化对问题线索监督执纪问责,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实行“零容忍”。
“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涉及面广、政策内容多的特点,我们一方面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专项监督,深入一线掌握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把专项监督、日常监督结合起来,整合监督力量构建起常态化监督机制,让监督‘探头’真正架到营商环境第一线。”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敏说。
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该县制定《兰陵县服务企业发展效能评议工作方案》并发放调查问卷,选择与企业生产经营等联系紧密的40个职能部门作为评价对象,按照执法司法和管理服务两个类别分别进行赋分排名,并及时向被评议部门反馈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对于得分排名后三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和电视问政,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此外,县纪委监委坚持“企业诉求在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对接“兰陵首发”网上工作平台成立监督专班,对该平台办理企业和群众诉求过程进行立体式监督,紧盯办理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充分发挥融媒体平台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作用。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处置“兰陵首发”平台移送督办线索50余起,开展集体约谈3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4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强化监督问效、深化作风整治、严肃执纪问责,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向上向好。”兰陵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