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诚恳接受组织的提醒,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今后,一定引以为戒,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抓好各项工作整改落实。”日前,沂水县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在受到县纪委监委约谈时谈道。
沂水县纪委监委立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严管厚爱、关口前移,挺纪在前、设防在前,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持续提高谈话函询质效,促进谈话函询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拧紧监督执纪发条,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
该县纪委监委围绕“六大纪律”,聚焦党员干部在纪律和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完善党员干部谈话函询工作机制,对谈话函询的审批、启动、准备、研判、处置等各个环节明确了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把廉政谈话提醒制度作为基础性工作,深入易发生和曾发生案件的重点单位,广泛开展廉政谈话,把纪律防线的关口前移,小过即问,小错即纠,严防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2020年,共运用“四种形态”处理446人,其中“第一形态”处理151人,占比33.86%。
“通过谈话函询处置问题线索,既可以见‘树木’、又能见‘森林’。”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升华介绍。该县纪委监委在开展谈话函询的同时,全面了解谈话函询人所在单位在思想教育、权力运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找廉政风险点和制度漏洞后,通过提出纪检监察意见等方式,督促该单位党组有针对性地整改问题、完善制度。
该县纪委监委还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从干部基本信息、奖励惩处、婚丧宴请事宜、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方面入手,及时的动态更新谈话函询等情况,为监督提供客观、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截至目前,共更新完善1492名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实现了“应建尽建、一人一档”的常态化监督工作机制。
“谈话函询既是处置问题线索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第一种形态的重要抓手。”该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兰峰说,“下一步,将常态化运用‘第一种形态’,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谈话函询质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