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产业扶贫项目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工作......”
“不要表功绩,也不要说套话,就直接说说蔬菜大棚和这几个扶贫项目今年盈利多少,年前老百姓能领到手的分红有多少!”日前,郯城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负责人打断了某镇扶贫办负责人的发言,让他对着年初制定的脱贫增收任务清单,一条一条汇报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
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郯城县纪委监委勇担执纪护航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开启“年底对账”模式,紧盯各部门单位任务清单、巡察整改清单、派驻监督任务清单,深化监督执纪,不断巩固强化脱贫攻坚成效。
“为什么这笔资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入账?”回访督查小组指着李庄镇某村户户通账单的问题要求村负责人做出合理解释。
“‘任务清单’相当于一份问卷,目标、责任、措施、成果是考题,完成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相当于分值。”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纪委常委徐会鹏表示,对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做到全方位评价、立体化督查、深层次究根源,严要求再整改,才能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县委巡察机构梳理对照本年度巡察工作中脱贫攻坚问题线索,紧盯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账本”,对巡察整改问题情况进行“回马枪”式回访和督查。
县纪委监委建立与扶贫、审计、财政等部门专项治理问题线索联动联办机制,对问题线索逐一登记、建立台账,跟踪办理期限,科学销号管理,强力调度督促。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处置扶贫线索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典型性强、久拖不决的,重点挂牌督办或直接查办,对扶贫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失职失责甚至弄虚作假等行为严肃问责追责。据统计,县纪委监委通过对扶贫线索分析研判,近三年来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5起,处理9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8人,下发通报13期31起。
“年底对账,就是对一年以来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年终大盘点、大体检、再整改。只有对着目标看,照着清单改,才能多层次多角度了解脱贫项目进展是否顺利、整改措施是否得当,问题整改是否到位,才能倒逼整改责任落实,防止任务完成‘半截子’,问题整改‘一阵风’现象的发生。”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