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人社局工作人员违规兼职取酬问题,蒙阴县纪委向县人社局发出监察建议书。一个月之内,该局不仅在单位内部开展了针对此问题的集中整治,作为主管部门,还牵头组织、财政等有关部门在全县面上开展了2020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和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整治活动。
这是蒙阴县纪检监察机关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推动问题整改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蒙阴县坚持用好纪检监察建议这一有力武器,以建议促责任落实、促问题整改、促制度完善,推动以案促改落到实处,实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截至目前,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9份。
为提升建议的“含金量”,达到“靶向监督”效果,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对制发的每一份纪检监察建议,坚持做到精准深刻剖析,对症下药开方。一方面,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信访举报掌握的情况,透过政治生态分析具体问题,从主客观层面剖析根源,提出可量化、可检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抓住对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的典型问题或行业性、系统性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分析问题和共性规律,真正把被建议单位的情况搞清、问题找准,确保提出的建议有的放矢、一针见血。今年10月份,在查处野店镇马头崖村有关人员私自截留居民医疗费用据为己有案件后,县监委不仅向野店镇政府发出规范居民医疗保险费用代收代缴工作的监察建议,同时还向县医保局发出监察建议,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对居民医疗保险费用代收代缴工作开展一次自查自纠,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切实发挥了建议的治本功效。
在“点穴”准、“开方”实的基础上,该县着力在提升建议规范化水平上下功夫,严格按照上级关于规范运用纪检监察建议的适用情形、流程、格式、文号等有关制度规定制发建议,做到精准适用纪法依据,明确整改要求。蒙阴县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主任吴汉秀介绍:“一份纪检监察建议书虽然字数不多,但也需要集体研究、反复斟酌,高标准把握”。
为防止建议“一发了之”,该县紧盯建议落实,持续较真督促整改。压实被建议单位党委(党组)落实整改的主体责任,建立跟踪督改机制,加强日常督促和抽查回访。通过电话提醒、现场督导、“回头看”等方式,全程督导建议落实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落实建议工作敷衍应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整改情况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党组织或单位和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的责任,切实维护纪检监察建议的严肃性。